【资料图】
苏州是水的故乡,也是桥的王国。
《苏州府志》记载,“桥之载于图籍者三百五十九”,民间则以“一出门来两顶桥”形容水乡桥梁之众。上溯春秋,下及明清,苏州古桥犹如细密的针线,将这方水土的风貌与生活缝合在一起,成为江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2023年9月1日—24日,由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·文化馆主办的《姑苏桥 胡忠勤摄影展》在园区文化馆举行。现场共展出摄影作品135幅,用镜头记录下姑苏古桥的风采。
胡忠勤是一位老苏州,今年66岁。据他回忆,儿时居住在苏州吉庆街,周边都是桥,从小浸润于苏州的桥文化。退休后,胡忠勤开始接触摄影,自然而然地将镜头对准了苏州一座座特色古桥。
桥的景致,在这里千姿百态。园林中的曲桥,如玉带飘逸,富有婉约之美;水巷上的拱桥,如新月初出,颇具含蓄之美;河湖间的多孔桥,如日月连珠,给人韵律之美。
桥的情愫,在这里意象万千。枫桥夜泊的愁吟,杨柳依依的别绪,万家灯火的喧闹……文人墨客笔端,文学与建筑相互成全,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。
然而,随着历史变迁,保存至今的古桥越来越少。“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”,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这似乎是一种必然。感叹唏嘘之余,让这些饱经历史沧桑,已成为文物古迹和文化符号的古桥尽可能地为人所知、所爱、所惜,并由此得到一个妥善的归宿,这或许是像胡忠勤这样的老苏州,或是古桥文化爱好者们所能尽之力。
过去6年时间里,不论雨雪风霜,胡忠勤几乎每天都奔走在“寻桥”的路上,详细记录下苏州现存349座古桥的图片和资料。这些古桥或具有百年以上历史,始建年代不晚于清末民初;或经由重建重修,仍基本保留原貌、原构件;或旧貌虽改,但在历史上具有一定名气;或因拆迁而移建别处,且保存尚好。绿浪东西南北水,遍地飞虹的盛景如今再难重现,幸存的桥影依然冠绝姑苏。
逝去的难以追回,现存的必须珍惜。本次《姑苏桥 胡忠勤摄影展》用图片和文字展现姑苏古桥风韵,这是对吴地古桥现状的一次精心梳理,也是对江南桥梁文化的一次全面回眸,亦是为苏州古桥保护性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。
有水便有桥,有桥便有更远的风景。期待你与古桥相遇,共享姑苏诗情画意。(刘梦茜 张璇)
标签: